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实施以来,团市委动员本市2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从开始至今,共开展“垃圾分类云宣传”“垃圾分类我在行动”“我们都是‘守桶人’”等40余个主题活动,在百余场活动中,服务13000余人。
社区桶前值守彰显青年志愿者担当
“如果你不知道垃圾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里,没关系,打开手机,拍张照片,在微信上搜索《北京市垃圾分类宝典》,上传一下,马上就能找到答案。”北京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刚开始不久,青山绿水青年志愿服务队就已经行动了,出发前,队长王永萍专门组织大家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学习,并教了大家一首顺口溜,还把《北京市垃圾分类宝典》的使用方法告诉大家,以备不时之需。“只有我们自己先弄明白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王永萍说。
这支青山绿水青年志愿服务队,有夫妻,有母女,有父子,也有大学生和初中生,他们从5月27日走进社区承担了垃圾分类“守桶人”指导工作。每天上午7点至9点,晚上18点至20点,他们都会来到社区的垃圾桶前进行值守,对各个垃圾桶进行检查,对混装的垃圾进行分类。尽职尽责做一名垃圾分类“守桶人”。看到居民来扔垃圾,还会现场指导他们进行分类。至今,已在服务社区的16个点位值守92天,累计出动志愿者845人/次,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约455人次。
门头沟向阳社区共21栋楼,16个点位,其中有2栋楼4个点位距离比较远,青山绿水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林革在报名时,主动请缨去那4个点位。有一天他上岗时,看到厨余垃圾桶堆满了成袋的核桃皮,还有混装了其他垃圾,林革没有抱怨,而是弯下腰来把这些垃圾挑出来,又一袋一袋地“破袋处理”,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拣出来,各自归桶,再把垃圾桶四周收拾干净。忙完这个点位,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林革没有休息,又来到其他三个点位前继续值守。
有时,林革也会遇到居民们的不解,每当这时,他就告诉居民,他是志愿者,不收费,也不怕辛苦,利用空闲之余为居民讲解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最终,志愿者们的付出也换来了居民的认可,60岁的石大妈看到志愿者们这么辛苦,就和老伴一起用废旧雨伞把和扫帚把和老伴一起做了分拣竿,还在上边挂好了钩子,方便志愿者的分拣。
垃圾分类手册带动家庭垃圾分类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垃圾分类小游戏”,9月13日下午,在昌平区融泽家园社区,北京观心社会服务中心为社区家庭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实践课,这节课的教案正出自《青少年垃圾分类和减量系列课程实施指导手册》中的第四章。
《手册》的主要编制人林岳,是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负责人,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手册是受北京团市委的委托与团市委社会部相关同志共同研发编制的,《手册》紧密配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以“社区垃圾分类和减量”为主题的一套完整系列课程活动。
林岳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打造“小手拉大手”推动垃圾分类的社区废弃物管理的环保动员模式,进而提升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和准确率,实现厨余垃圾社区消化的闭环处理,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常青藤将手册融入生态环保类项目,还将手册加入到生活馆的特色课程中,为首都儿童和青少年科普正确的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帮助更多社区的亲子家庭共同加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同时,链接多方资源,与5家生态环保类社会组织共同携手,在北京各区的社区街道,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孩子们参与课程后,成为家庭、社区、学校中的垃圾分类“小卫士”。时下,已经有10多个社区借助这个手册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累计700多人参与。
开发线上小程序助力线下垃圾分类
“线上观看垃圾分类直播”“线上进行知识竞赛”,在昌平回天地区,有一个“回天环保联盟”,联盟由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与回天地区社区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以“绿色觉醒——回天环保联盟招募令”的形式,招募有关社区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环保单位和个人等联合在一起,营造回天地区美丽环境。
目前,联盟已经为17家成员单位提供一套线上工具开展共享垃圾分类的产品和课程,提供“回天环保”专项基金资助,保证环保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我们不仅在初期的宣传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活动,在之后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中,也做了不少事情”,回天环保联盟负责人张多说,为了促进垃圾减量,联盟联系了两家有资质的企业,协助对可回收垃圾进行源头回收,目前,已在回天地区紫金新干线家园小区、龙锦苑五区、龙跃苑二区等地设立共计10余个箱子,对闲置旧衣物进行回收。
时下,联盟正准备结合北京市城市大脑项目,研发回天社区垃圾分类“共享式 一站式”智慧生态平台。针对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源头减量、家庭分类、社区投放、激励与处罚”六大环节,设计“环保云课堂、公益环保电商平台、环保云督导、投放行为分析系统和垃圾可溯源系统、环保积分系统”五大应用场景,通过信息化手段、可持续的积分激励体系,提升社区环保组织能力、社区厨余垃圾分出率。
“我们的垃圾桶将会有一个智能大脑”,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城市大脑项目负责人桂如新介绍说,社区居民在投放时,智能垃圾桶的“数据大脑”将会实时记录上传各个环节的数据,并通过AI、智能化的社区垃圾分类行为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这还不算,为了精准推进垃圾分类,联盟还计划在回天地区推行“一人一码”,居民需提前领取个人的二维码粘贴在垃圾袋上,在投递的过程中,居民将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准智能垃圾桶设备扫码处,垃圾桶盖才会“打开”,垃圾分类督导员会现场查看分类是否正确,分类错误的居民需要现场进行正确分类后才能继续投放,垃圾桶的感应设备会自动在后台把积分“打入”居民的个人账户中。“一户一码”具有事后追溯功能,在垃圾抽查过程中,将对不正确的垃圾通过扫码进行识别,追踪到居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