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块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之势,不少人已因此泄露隐私或遭到财产损失。
当今社会,“刷脸”几乎无处不在。购物支付、上班打卡、酒店入住、小区进出,新技术让人可以一身轻松行走各处。然而,人脸识别技术在提供便利、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担忧。当“脸”被到处收集,是否能被好好保护,会不会对个体隐私、财产利益等带来威胁?事实上,类似案件屡有耳闻,受骗者、背锅者不少。以使用率最高的人脸解锁手机为例,科研人员曾做过测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仅用一张面具对比调色就能代替真实人脸,着实令人心惊。
显然,相较于技术的高歌猛进,人脸识别应用的监管还是走得慢了些。数据显示,2018年该行业市场规模达25.1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面对这块大蛋糕,行业竞争激烈,技术算法、应用场景都在迭代出新。然而许多企业忙于跑马圈地,收集“人脸”唯恐落于人后,一到信息保护却全无热情。对此,我国《网络安全法》《民法典》《电子商务法》都明确,采集信息须坚持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三原则。但相对来说,这仍然失之于粗。诸如,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于算法训练、哪些会被合作方分享,外界都不得而知。而由于技术壁垒、举证能力等劣势,个体也很难捍卫个人权益。
保护“人脸”安全,呼唤更强力的举措。作为生物识别信息,“人脸”具有唯一性,一般情况下无法更改。且与指纹、虹膜等相比,“人脸”具有弱隐私性的特征。正因此,保护“人脸”安全,对于信息采集者和管理者要求更严,务必见事早、立规矩。这也是我们过往付出教训换来的经验。一方面,提高准入门槛,明确行业资质,进入者必须装好“安全阀”,且有能力进行维护,坚决将唯利是图不顾安全的投机者堵在门外。另一方面,加快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线。当务之急在于相关部门对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划出清晰底线。
总而言之,人脸保护承载了多重意义,是技术问题、伦理问题,也是法律问题、管理问题。装好刹车再上路,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