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怀孕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通过输卵管着床于子宫内膜后生长发育的过程。而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未怀孕者。中医没有“精”“卵”的概念,对于怀孕这一过程,《黄帝内经》描述为:“两神相博,合而成形”。我们的中医先辈们虽然没有显微镜,但是他们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思想。怀孕是一场伟大的孕育,与自然界中大地孕育万物别无二致,都要经历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的过程。
那么对于女性而言,其中的播种就是指卵子。在女孩还是胚胎的时候,卵巢中就储备了数百万个卵泡,而女性一生大概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排卵的过程有赖于性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表征就是规律的月经来潮。早在《黄帝内经》时中医就认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为“血海”、“十二经之海”,太冲脉的盛衰与月经来潮关系密切。国医大师柴嵩岩教授把冲脉形象的比喻为“水库”,水库为蓄水之用,水满则溢,水库水少或无水时应蓄水,不可强行放水。月经按时来潮为血海按时满盈,若血海不足,则无血可下,导致经闭。“种子之道,莫先调经”,故临床上对于月经少,甚至经闭的不孕症患者,中医先予调补冲任之法调治月经。而冲任二脉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联系紧密,调补冲任之法大多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实现。“水库”的另一层含义是水和鱼的关系,鱼儿不仅离不开水,水太少也会使鱼生长受限。胎儿需要母体气血的滋养,母体素体阴血亏虚必会导致胎失所养,致胚胎停育、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发育不良等不良产史。对于这样的患者,中医建议再次怀孕之前先予健脾补肾、补益气血的调治,以图收获一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而且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可避免发育不良地再次发生。“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木对应春天,春天的暖风滋养树木。女子以肝为先天,排卵正常与否有赖于肝脏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排卵正常不仅能保证优势卵子的排出,而且也在孕早期为继续妊娠提供激素支持。所以在不孕症的治疗中,疏肝也是中医的重要大法。
种子扎根于土地,新生命这颗种子的“沃土”就是子宫了。植物的生长依靠合适的温度,生命的孕育也是如此。《傅青主女科》云“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胞宫的阳气来源于脾肾之阳,外寒或寒自内生均会导致阳气虚衰。阳虚则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不能摄精成孕。中医温补脾肾之阳,温暖胞宫,使其成为适合生长的阳光普照之地。并且,土地的质量也决定了植物的长势,土地肥沃松软特别适合植物生长,反之如果土地充满杂草、乱石则注定为不毛之地。子宫肌瘤、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的炎症就是这些“杂草乱石”,这些病理状态使子宫环境不好,内膜容受性差,不利于胚胎着床或使胚胎生长受限,无法健康成长。中医称其为“癥”、“瘀”、“毒”,认为其阻于冲任胞宫,不能成孕,中医通过化瘀消癥,清热解毒法把“土地耪一耪”,更有利于胚胎着床、成长。另外,土地中含水量过高同样不利于植物生长。肥胖女性痰湿、脂膜壅塞于胞宫则无法受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就是其典型病例。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我们建议她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同时给予健脾益气、化痰利湿的中药达到改善紊乱的内分泌状态、恢复月经周期、促进排卵、帮助受孕的目的。
受精卵能扎根于子宫内膜这片“沃土”要通过输卵管的运送作用,而盆腔的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黏连、压迫都会导致输卵管的堵塞不通。中医认为阳虚失于温煦,推动气血无力则血凝成瘀,或湿热下注日久成瘀,瘀阻冲任,胞宫、胞脉阻滞不通可导致不孕。中医运用行气温经、活血化瘀、散结逐水之法重建“鹊桥”,可使精卵成功相会。
总之,中医在调理月经、促进排卵、改善子宫环境、疏通输卵管等怀孕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