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那么能打,为何在宁远之战被明军击溃?|每日焦点

2023-06-17 16:10:34

清太祖努尔哈赤自25岁起兵开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不管是女真各部、还是蒙古各部乃至大明朝,无不对他深感畏惧。可是素有“战胜”之称的努尔哈赤在宁远城被一个文弱书生袁崇焕给打败了,而且人家是在孤城无援的情况下,以区区两万军民硬是打退了十几万的八旗铁骑。

宁远之战后金战败,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是袁崇焕仗着有红衣大炮的威力,让八旗损失惨重不能近前。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努尔哈赤轻敌所致。战败后,努尔哈赤每每想到宁远之败,都会咬牙切齿,憎恨袁崇焕。他没有找到真正的战败原因,又或许以他睿智知道内因,但碍于颜面不肯说出来。


(资料图片)

其实,宁远之败并非是偶然,后金与大明之间的战争也并非全是胜利。这次失败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轻视明军。

努尔哈赤之前与明军作战,明军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在他眼中,能战敢战的明朝军队实在是太少,远远不能和他的八旗相比。尽管努尔哈赤不是盲目自大的人,他在进攻宁远前也做了一些准备,但对于孤城宁远和袁崇焕从心底里还是轻视的,这就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

其二,八旗装备陈旧。

努尔哈赤虽然仗着八旗剽悍的战力攻无不克,但客观上八旗的装备要比明军落后,而且他们自认为精神为上,武器为下,始终不愿更新自己的装备,加上满洲高层信息闭塞,无法接触先进武器的设计和制造。而袁崇焕却不同,他对武器尤为重视,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红衣大炮,火力凶猛,杀伤力强。

其三,八旗士气低落。

宁远之战前,后金军队已经有三年时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因为此前战事顺利,八旗将士们都天真地认为他们是天下无敌,因此长时间没有进行训练,官兵们也漫不经心,比较起兵之初,八旗军队的整体纪律也十分松散。

其四,情报信息掌握不准确。

努尔哈赤取得很多骄人的战绩,与他注重情报收集也不无关系。一般在大战前夕,他都会派出大量的情报人员对敌方的军力部署、武器装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情报收集。同时,努尔哈赤在攻城的同时也往往采取里应外合的战略,内外夹击,抚顺、辽阳等地的攻克用的都是这个办法。

但在宁远一战上,努尔哈赤的情报工作受到了重大的阻碍。袁崇焕十分了解八旗的战法,在开战之前早就下令全城搜查奸细,地毯式排查,使得宁远城中的奸细无法遁形。正是因为努尔哈赤对宁远城的部署、防御一无所知,所以没占到任何便宜。

宁远之战对于明朝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崇祯皇帝重拾信心,也表明了后金并非不可战胜。而对于后金来说,宁远之败带来的后果是十分致命的。

首先是改变了政治格局,此前周边的蒙古和朝鲜为了免遭征伐,都纷纷向后金示好。可宁远战败后,蒙古、朝鲜却立场鲜明地表示要站在大明朝这一边,支持讨伐后金。

其次是改变了军事格局,宁远之战后,袁崇焕又以胜利之师先后收复失地,重新建立了防线。这一举动让后金多年的胜利果实遭到颠覆,明军由防御开始转为进攻,而后金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有可能陷入各方的包围之中,政权岌岌可危。

当然,最坏还是因为努尔哈赤因为宁远之战抑郁而终。尽管此后后金军队不断出击,征伐了不驯服的蒙古喀尔喀部,也警告了朝鲜,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可是,宁远之战的影响在努尔哈赤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况且,他还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并于不久后去世。应该说,宁远之败,无论是对后金还是努尔哈赤本人来讲,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关键词: